Skip to content

[CN]19-石晶晶-北京大学-直博

基本背景

姓名: 石晶晶

专业: 物理学

三维: GPA 3.93/4 综合排名 1/55(截止至大三下参加夏令营);

四级: 567;

六级: 478;

IELTS: 6.0/9

交流背景: 2021年寒假牛津大学寒假数据分析项目;2022以色列Weizmann研究所寒校(自己找的,不收任何费用,仅接受化学物理系的同学,有入营面试)

科研/竞赛经历: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三等奖;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决赛全国三等奖;主导一项量子院量子英才攀登计划的项目

联系方式:1037675454@qq.com

申请结果

最终录取学校: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直博

其他录取结果:

  • Offer(2):

    • [清华大学+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直博]
    • [北京大学+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直博]

    因为清华北大同时面试,北大结果出的快一些,导师也更符合我想学的专业,于是就先答应了去北大

  • AD(0):

    • [没有了]
  • Rej(0):

    • [没有了]

申请心得

关于保研还是出国

关于这个问题,其实困扰了我很长的时间。因为其实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选择,所以我去和不同系的很多老师咨询过,得到的结果也大多是五五开,有说都可以的,也有强烈建议我出去看看的;最后选择保研,一方面是我英语确实不好,出国学习的效果不一定有在国内好,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其实不太能接受很长时间不回家;这个是我自己的习惯,我平常经常熬夜,所以我是觉得一年我至少要回家一段时间,我才能真正有效的休息一段时间。而且国内目前凝聚态方向有好几个方向也算是国际领先,我感觉申外可能最后的结果可能还不如留在国内top的学校,所以和家里商量过后,最后还是选择了保研,当然也很幸运的,我成功拿到了很好的offer。

夏令营的选择和前期准备

说到夏令营的选择的事情,这里要特别谢谢量子院的邓可老师,因为量子英才攀登计划是跟着邓老师做的,我之前跟着他做项目的时候也问过他保研的问题。当我决定要保研之后就给他说了一声,他就非常热心的把他认识的好老师,和他觉得适合我的导师推荐给了我,大概就在清华北大上交和复旦四个学校里面。

然后邓可老师给我详细的了每位老师是做什么的,还有不同学校的日常生活。然后根据他的指导,我自己去搜索了这些老师的一些论文,看了看能不能看下去;即使看不懂也看看自己愿不愿意看下去,最后明确了几位老师作为选择,也都发过邮件,不过大多数老师也就是让我参加夏令营(其实有很多老师是因为已经联系满了,会说的比较客气),还有些不会回;然后之前就没有机会和想去的导师进一步聊天了,所以就只能是5月底左右开始准备参加夏令营。

夏令营主要分为了两拨,一拨是清华北大5.25报名截止;6.12面试;上交复旦6.12报名截止,7月面试;所以一开始我就只准备了清华北大的,想着清北没过再报名后面的。这里要再次感谢邓可老师,帮我改出来了一份超顶的个人陈述!还有两份推荐信,这里也要感谢我本科老板刘畅老师还有卢海舟老师给的推荐信!最后还有一些比较麻烦的签字,证明名次等,这里就不细说了,主要是和系秘书打交道。P.S.这里虽然麻烦但是很重要,很多小细节的东西错了可能就没有参加夏令营的机会了,所以最后提交之前一定要检查检查再检查。

然后网站上成功提交这些材料后就结束了,等通知就可以了。

夏令营要准备一些什么

其实我感觉不同学科的夏令营会差很多,物理学院不同系不同方向的也会差很多;所以准备的时候最好是既要抓大也要抓小;具体来说就是基础知识一定要牢固,然后会问的常见问题也要会回答。

基础知识的部分,我是把我本科阶段学过的9门专业核心课全部看了一遍,然后自己总结了一份可能会考的问题;又重新过了一遍。这部分是最重要的!因为很多老师会随便问,你就需要根据自己已知的知识推演问题的答案。

而常见问题是去网站上搜索出来的,网上有很多,大多也就是和自己总结的知识点一样的,可以作为查缺补漏用。

这两者结合就非常够用了,还有就是要带着足够的自信去面试,不要害怕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,真的遇到了就现场思考,或者类比之类的方法都可以,最后的结果都不会差的。

夏令营面试的细节

当时是在大三下学期的期末考试周参加的面试,每年物理的夏令营都特别的早,所以要提前复习好学校的课程的考试科目,不然可能会没有时间参加夏令营;因为夏令营真的要花挺久的时间的。下面就清华和北大两个夏令营分别介绍一下。

清华

清华的持续时间短一些,一共是整整3天。前两天是导师的聊天和实验室参观,可以选你感兴趣的老师,而你也会有很短的和老师交流的机会,还有问实验室师姐问题的机会;因为人太多一般都是一个老师4,5个学生,所以一般都没办法有机会进一步交流,只能介绍自己之前是做什么的,所以有确定的导师一定要提前联系!第三天是面试,一般会有5个老师问你问题,我感觉其实压力很大的。因为老师对你每一个问题都会问到你不会回答为止;所以我的直观感受当时还挺难受的。

清华是先选导师,选导师的一二志愿。有的老师一二志愿都超很多人,这种要提前联系老师,光靠那一天的表现老师其实看不出什么的。但是要先过优营,才有被选择的机会,强的人还是有很多的,不过最重要的就是:调整心态不要慌张。邓可老师在这方面也帮助了我很多!再次感谢!

北大

北大真的要花很久的时间准备,我是去的量材中心,也是比较新的一个部分。

时长一共是5天,第1天是你选你想选的导师还有方向,然后系统会给你发两篇文章,在第2~3天你需要写一篇这个方向的review出来。然后因为我其实没有非常明确的想选的老师,只有明确的不想去的方向,所以我当时就选了邓可老师给我推荐的一位老师,李源老师,他是做中子散射的。于是我就收到了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方向:中子散射,负热膨胀的两篇论文。对我来说真的很难,不太能看懂,但也只能上,凭感觉硬写;我就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准备这个东西,不过最后的我感觉写的也没有很好。这个部分也说了不算入面试成绩,只是作为留档。

第4天就是和你选择的老师聊天,这个是一对一的,所以我就准备了一个PPT介绍了我之前的一些项目还有成绩;可以算是和老师愉快地聊了1个小时。第5天是面试,会有五个老师问我问题,问题已经记不太清楚了,不过大概都是根据我给的个人陈述,还有之前的方向(ARPES)有关的一些细节的问题,也遇到了不会的问题,不过不影响整体的给分。

注意:北大是先有优营再选导师,如果最后没有导师接收,也会是没有offer的状态。

结果

北大和清华的时间是完全重叠的,所以两个一起报名会非常累;尤其还有考试周的buff。所以我建议大家可以稍微提前一些准备。

面试结果会出的很快,在我面试完3个小时之后,北大就打来电话了,我就接了offer,然后我去联系导师,导师也很快就接收了我。总之,一切还是很顺利的。因为已经接收了北大的,所以后面的清华的,还有上交和复旦的就没有考虑了。

给大家的一些小建议

面试:最重要的就是自信,还有临场解决问题的一些能力

前期要好好准备,前三年一定要好好学,不然后面不管是面试还是科研过程中再去补忘掉的知识就很麻烦了~

最后愿保研、考研和申请都一切顺利!

大家如果在保研和南科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,可以随时联系我!(QQ:103767545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