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CN]-17-胡洪威-保研 @ 厦门大学
个人情况
去向:厦门大学环境科学
GPA:3.76
排名:2/41
英语:CET4:522 CET6:469
科研:一项攀登计划
邮箱:hhw2017@mail.sustech.edu.cn
开始报名
夏令营报名一般在每年的4-6月,通知都会在各个学校各个院系的官网公布(大家一定要时不时去自己心仪的院校官网看一看通知出了没,以免错过了报名)。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报名的时间稍微晚了一些。特殊情况,材料准备过程是真的蛮困难,因为不在学校,证书、成绩单、签字、导师推荐信都需要线上联系,沟通效率降低。各个学校的所需的材料都差不多,自己可以提前准备好:成绩单,英语成绩单(四六级,雅思托福都可)、推荐信(2封)、获奖证书(或多或少大家都有一点,都可以放)、论文或专利(如果有)、个人陈述信(个人简历)。这一套材料大家都可以早早准备好,像推荐信各个学校只是格式不一样,但所需内容都差不多的。个人陈述也是一样地,各个学校要求都是大同小异,自己可以先写好一封,之后稍微修改格式提交就可以了。找老师写推荐信这个事,大家一定要脸皮厚,尽量找了解你的老师,和你接触得多得老师,老师一般是要你先写一个草稿给他,然后他再修改。最后我申请了四个地方,三个985:厦大、中山、北师大;一个科研所:广州地化所。
等待入营通知
各个学校的入营名单和通知一般都在6-7月发出,去年由于疫情绝大部分学校都取消了线下的夏令营,都改为线上,结果就是入营人数的大大增加(线上比线下学校可以接收更多的学生,学生也可以参加更多的夏令营),但是最后给的优营还是和往年差不多,竞争非常地激烈,因为很多大佬一个人拿了几个学校的offer。
这是我入营的情况:
7月10号,厦大入营名单出来了,170多人,入营人数中等水平,实际录取60-70人
7月12号,中山名单出来了,入营200多很多人,大大超出往年,实际只录取60-70人
7月23号,北师大老师打电话过来通知入营了,100零几个人,略多于往年,实际录取40人
7月25号,地化所发了入营邮件,50多一点,和往年差不多
参加夏令营
往年夏令营举办都在7-8月份,线下举办3天左右。今年的夏令营我都是在线上参加的有长有短。下面介绍一下我参加的夏令营的过程,一些在夏令营中会遇到的。
中山的夏令营
中山的夏令营就两天,简单。第一天上午开营,然后就是一些课题组的介绍,也没有营员提问,和导师交流什么环节。直接就到了第二天的上午面试,面试要提前准备ppt,然后老师就是英语的提问了,英文日常对话,然后我有点紧张也没准备好,回答就磕磕绊绊的。然后还有一些关于你科研经历的提问,然后就结束了。然后下午5,6点的时候直接公布优秀营员名单,也没有出我的意外,名单里没有我。然后一次夏令营就这么结束了。
厦大环生院的夏令营
厦大的夏令营的时间是最就久的,前前后后四五天,也是让我充分了解到了她们学校,她们的学院,以及各位导师。体验是这些里面最好的。
开营前的一天,负责老师就要安排好了营员调试设备的时间,确保之后的夏令营过程中设备不会出现问题。只花了10分钟就搞定了。
然后就是正式的第一天了,开营,院长的介绍,学校学习、科研、业余生活都有所介绍。可惜了环生院不在的思明校区,而是在翔安新校区,但是翔安校区的环境也好,住宿条件好。下午就是各个课题组的介绍了,比较详细,各个课题组都从科研到生活都说得比较详细。
第二天就是各个课题组单独的见面了,我提前邮件和我意向导师联系了,因为本科科研和那位老师做的方向差不多,我也想继续搞那个方面的研究。邮件过后然后导师对我比较感兴趣,回复了我,也多聊了一些。这第二天我就去他的线上见面会聊了,了解到了他们课题组更详细的情况。
第三天、第四天就是面试了,我是环科的,然后就分到了第三天面试,第四天就没有什么事了。面试不需要准备ppt,然后招生老师要我们提前准备了一份个人简历发给她,提前给面试的导师们。我面的过程也还是蛮轻松的,导师们还是蛮和蔼的,首先自己的自我介绍2-3分钟,可中文可英文,我英文不好就选了中文的自我介绍了。然后导师就问了几个问题关于厦大,关于自己学校,还有思政问题,科研上专业上的问题也没有被问到,老师提问也是看简历上来的,我简历上也比较详细的写了我的科研经历啊,不知道为什么。然后群里其他人说有被问英语的,也有专业、科研问题的,还有致命问题,我可能比较幸运吧。
然后就是厦大夏令营的群里面好活跃,大家都在热情的聊天,聊什么的都有,还聊起了其他学校的夏令营。招生老师也是蛮可爱的,还跟我们分享起了面试导师们的工作餐。
就这样结束了,接着就是等待出优营名单的时间了。
北师大环院的夏令营
北师大环院的夏令营也是两天,是最紧凑的夏令营了。第一天上午就是开营仪式,首先是学院一个整的介绍,然后就是分到各个系里面去介绍了。然后我就被分到环境生态工程系,水生态研究所。我首先一脸懵,然后老师说是根据你们夏令营报名是填的意向导师来了,我看那个老师是搞环境材料、污染物迁移转化的,还以为是环境科学系的,没想到是水生态研究所的。就只能硬着头皮上了。
北师大的考核是最多的,第一天下午就是线上的笔试了,开卷考试,7个题选4个,可以翻书,不能使用手机电脑。然后环境生态工程系的题全是关于生态学、水文学的,我靠着本科阶段微弱的储备,和翻书查找,答完四个题,感觉答得还不错。接着就是英语的口试了,就是英文的日常对话,6分钟,导师问了几个问题,这次我特定准备了一下,比中山面试时候好多了。
第二天上午就是个人汇报了,主要是关于自己本科阶段科研经历的汇报。导师和被分到水生态所的同学一起参与,我是最后一个汇报的,大家都可以看到其他营员的汇报情况。看了一圈发现我自己是最菜的,大家都是大佬,自己总的表现一般吧。考核部分就这样结束了。
第二天下午就是优秀毕业生的经验分享了,提问环节了。最后的时刻,负责老师公布了优秀营员的选定方案,优秀营员大概40人吧,不管是不是优秀营员都先要签一个协议,被选为了优秀营员,就必须去北师大。
之后招生的老师打电话给我,说我考核过了可以被录取,但是要签那份协议,考虑再三后我还是放弃了。
广州地化所的夏令营
地化所的夏令营也是两天,只有50多一点的学生参加,也看到了一些熟悉的面孔(在厦大、北师大、中山的夏令营中看到的)。第一天就是开营仪式了,各个夏令营必备。然后就是广州地化所实验室平台、成果介绍。第二天是要一些导师的前沿讲座了,下午是预推免的面试了,面试是自愿报名的,我当时已经知道有offer了,就没有报名参加了。没有报名参加面试的,第二天下午也还是讲座了,最后就是闭营仪式了。然后夏令营就结束了,地化所的夏令营可能是最轻松的吧,因为知道自己有offer了。地化所的夏令营只要你是全勤就会有证书,最后还给每个营员都寄送了礼物。
九推
九推是大家在夏令营期间没有拿到offer,或者是想要冲击更好的学校的机会。九月预推免,各个学校也会在自己的官方放出通知(8月份陆续放出),也需要提交材料和面试,但是更加的偏学术,竞争压力也会更加大。我由于夏令营就已经拿到了offer,九推就没有参加了,大家想要了解这方面的过程,可以问问环院其他的学长学姐。
写在最后的,我认为保研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成绩,因为这是你拿到学院推免资格的关键,没有这个你参加再多的夏令营和九推都没有用,环境专业你的成绩在前35%左右都有机会拿到推免资格,因为有一部分前面的学生会申请留学,这个每年都不一样。然后就是夏令营一定要报4-5个,因为你报名了不一定会入营,入营了不一定能够拿到优秀营员,特多了自己的精力也不够了。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力报名夏令营,好的学校要有,保底的学校也要有。专业知识、英语要准备好,自己的科研经历一定要熟悉,这些申请每个学校都是需要的。
最后祝大家都能收到自己心仪的offer,这篇分享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或者需要更详细的了解,欢迎大家联系我。